2/英语Bank从意大利语banco衍生而来
英语的Bank,就是源于Banco,前身是货真价实的“金行”
17世纪的英国还没有纸币,致富的平民可以把金块拿到铸币厂铸成金币并存放。
但是铸币厂是属于国王的,1638年,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跟苏格兰贵族打仗,结果就把铸币厂里平民黄金给用了(1649年,英国资产阶级革命,国王被克伦威尔斩首)。
商人们这次不敢把金子存在国王的铸币厂了!存到了这里金匠(Goldsmith)。
金匠都是私营的,商人们把金子存在金匠处,然后金匠会开一张凭证,商人日后可以来取。
结果商人们发现交易的时候,不用黄金,用黄金凭证就行了——这就是日后英国“银行券”的前身,也就是英镑的本源!
“金匠们也太机智了……”
1694年,英格兰银行世界上第一家股份银行成立(国王不能任性),是各国中央银行体制的鼻祖。“bank”在这里,原意是“存钱的柜子”。
3/中国咋就叫“银行”的啦?
古语“银行”:是金银铺
“银行”一词源于何时呢?据南京著名学者孔祥贤先生考证的结果是最迟出现在南唐(公元937-975年)时期。
古代的“银行”一词与现代的“银行”一词意义不同,是熔铸银锭、打制器皿饰物的金银铺。
近代翻译:两种说法
『 说法 1』
最早把英文BANK译成银行的是我国广东人邝其照,按照汉字的意思,“行”比“店”的规模大,而“银”则是中国历来使用的贵金属货币。邝其照把经营货币业务且规模较大的机构译作“银行”,可谓是神来之笔!
『 说法 2 』
对于银行一词,有人误以为是日本人先用,然后再传到中国的,其实并非如此!
日本人原先将BANK译作“金馆”,1870年财相伊藤博文在拟议筹设新的金融机构时,看到邝其照的《华英字典》(上图)把BANK译为银行,认为比他们原译的“金馆”更为恰当,于是在1872年(明治5年)发表的《国立银行条例》中沿用了。
外国银行样票中出现过
最早在纸币上印有“银行”一词的,可能是英商银行中的“呵加刺汇理银行”或“上海利彰银行”,这两家银行均印有上海地名银两票,可惜都是未填日期的半成品,不过这两家银行均于1866年倒闭,因此钞票的印刷时间应在1866年之前。
同一时期的法兰西银行也于1866年在上海发行过印有“上海法兰西银行”中文字样的伍两面额纸币,而且见有流通正票,算是最早印有“银行”一词的正式纸币。
光绪时期,中国印“银行”钞票
至于在我国本土纸币中最早印上“银行”一词的,是我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第一版钞票上,其票面年份为光绪24年(1898年)。
当然咯,我国银行存放现金的地方,依然叫金库,因为金还有“固若金汤”的意思!
总结一下:"银行"的由来
第一阶段: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。
意大利:凳行 banco
第二阶段:增加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。
英国:金行 bank (意大利语翻英文)
第三阶段:兼营货币保管、收付、结算、放贷等业务,这时货币兑换业 便发展为银行业。
中国:银行(英文翻中文)
(相对于金说,银在中国是钱的统称,加上行比店大,就译成银行啦~)
本文来源:钱币头条,浙商银行微讯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